切換到寬版
  • 廣告投放
  • 稿件投遞
  • 繁體中文
  • LED照明中色溫因素的研究

    作者:衛紅、王小輝等 來源:廣州市光機電技術研究院 時間:2016-11-15 10:07 閱讀:56123 [投稿]
    LED技術的日益普及和提高,目前LED正逐漸向大功率、高光強的趨勢發展。

    摘要:LED技術的日益普及和提高,目前LED正逐漸向大功率、高光強的趨勢發展。但在追求LED照明高光強的同時,由于主流LED燈具色溫(集中在5600-6500K)過高,偏離了大眾對民用照明的視覺感受,給人過于刺眼的問題也隨之影響了LED照明的普及和發展。而LED混色照明中色溫也是相當關鍵的因素之一。

    本文探討了LED照明中色溫因素對照明效果、顯色指數及對人視覺能力的影響、實現LED照明色溫可調節的方法及色溫在LED檢測中的影響;并嘗試利用在LED照明光學系統中加入降色溫光學薄膜的方法,對影響LED照明效果、顯色指數、視覺感受及光強檢測的色溫因素進行探討。此外也探討了在照明、影視及攝影等眾多LED照明應用領域中達到理想光色方法中色溫的影響因素。

    關鍵詞:LED照明,色溫,升降色溫光學薄膜,顯色指數,自然白光。

    隨著白光LED技術的迅速發展,LED照明正逐步進入了各個應用領域,尤其是LED發光效率超越白熾燈及熒光燈后,LED照明正逐步以其顯著的節能優勢拓展到占全球電力消耗2成的普通照明領域。目前,全球LED的市場超過100億美元,并以年均增長率超過20%發展起來一個新型的“綠色照明”工業[1]。

    目前,在LED照明中,白光LED的發光效率、配光設計、光衰等問題都已得到了很好地改善。但在LED顯色指數、色溫及對人視覺能力的影響方面,由于目前以InGaNa藍色LED芯片為基礎光源激發稀土石榴石黃色熒光粉的混色方法所限,在作為普通照明光源的白光LED的光譜、色品坐標、相關色溫及顯色指數等均很難符合現行的CIE及我國的相關標準[2]。

    從LED發光光譜上來分析,由于此種混色方案中,藍光光譜過高而紅光光譜的偏少(見圖1)[3],使得此類白光LED色溫只能是5000K以上的高色溫光源,低顯色性的。日前主流白光LED色溫主要集中在5600-6500K。

    而現有主流普通民用燈具(如白熾燈及道路用高壓鈉床)則是低色溫,色溫主要集中在2700-3200K。而由于生理因素及心理習慣因素使然,人們已習慣于現有主流照明燈具低色溫下的舒適感及可視度。對于白光LED普遍認為過于刺眼,這其實就是由于白光LED的色溫范圍恰好相當于太陽自然白光的色溫范圍(5500-6800)內。


    圖1.白光LED 發光光譜與白熾燈發光光譜

    對紅、綠、藍三基色LED組合發射的白光,調節紅、綠、藍的工作電流可以使顯色性得到一定的提高,甚至能使顯色指數達到90。但是這種方法電流的調節復雜,成本較大;且不同的基色光衰程度不同,從而導致一致性較差。

    分享到:
    掃一掃,關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訂閱號!
    【溫馨提示】本頻道長期接受投稿,內容可以是:
    1.行業新聞、市場分析。 2.新品新技術(最新研發出來的產品技術介紹,包括產品性能參數、作用、應用領域及圖片); 3.解決方案/專業論文(針對問題及需求,提出一個解決問題的執行方案); 4.技術文章、白皮書,光學軟件運用技術(光電行業內技術文檔);
    如果想要將你的內容出現在這里,歡迎聯系我們,投稿郵箱:service@opticsky.cn
    文章點評

    suchengfei:好文章(2019-03-04)

    日本视频在线免费看